不再出售资产的SOHO中国 净利下滑超七成

8月17日,SOHO中国(00410.HK)发布2018年中期业绩。从“卖卖卖”模式转型成为自持收租模式,SOHO中国上半年净利润下滑超七成。
业绩报告显示,期内经营利润约人民币15.3亿元,较去年同期上涨约144%;股东应占税后净利润为10.9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9.82亿元同比下滑72.5%。
对于净利润的下滑,SOHO中国金融与投资者关系总监徐玲在业绩会上表示,非常重要的原因是2018年上半年投资物业评估增值约4.8亿元,但2017年上半年公司对所有持有的投资物业进行全面重估,资产升值61.55亿元。
实际上更重要的原因是,SOHO中国在期内并未有任何物业销售收入,而这是其过往收入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SOHO中国素来擅长于以销售项目获利。多个地理位置优越的SOHO项目,由于开发完即整售或散售、缺乏整体运营,商业价值并未充分发挥,潘石屹也被业界称为“潘跑跑”。
但核心城市的优质土地资源并非取之不尽。2012年, SOHO中国宣布从“开发-销售”向“开发-持有”转型,试图以自持模式的稳定租金收入逐渐替代销售项目收入。
2015年,SOHO中国推出共享办公品牌SOHO 3Q,正值转型进入低迷期,SOHO中国再次出售多宗物业以换取利润。继2016年出售上海SOHO世纪广场后,SOHO中国又于2017年相继以35.73亿元、50.08亿元整售了位于上海的虹口SOHO和凌空SOHO。
在一个小时的业绩会上,大多数的答问都围绕着SOHO 3Q的上市及业务问题展开。最近两年,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也多以SOHO 3Q“代言人”的身份出现在公开场合。
不过,尽管净利润下滑,账面上租金收入的上涨还是显示出SOHO 中国的转型取得了一定进步。公告显示,期内租金收入约8.48亿元,去年同期为8.18亿元。剔除出售虹口SOHO和凌空SOHO的影响,期内可比物业的租金收入同比上升约17%。
与此同时,SOHO 3Q也在加快扩张。截至今年6月底,SOHO 3Q进入北京、上海、深圳等7个城市,管理超过3万个工位。但这距离潘石屹此前定下的2018年底管理5万个工位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对于SOHO 3Q即将分拆上市的计划,潘石屹在业绩会上表示,将会密切关注市场,“等资本市场好了再上市。”面对急需扩张的SOHO 3Q和提上日程的上市计划,SOHO中国很可能还将出售旗下项目。
潘石屹在业绩会上表示,位于核心城市的优质资产不会销售,但体量较小、地理位置偏僻的非核心资产会销售。下一步是否还会出售项目还要看市场,“做生意总是进进出出的。”
2017年,潘石屹宣布SOHO中国的转型已完成。但业绩显示出的信息是,转型可能还在路上。尽管潘石屹声称“不差钱”,但如何在转型为自持物业为主、扩张SOHO 3Q和减少出售项目带来的资金缺口中寻求平衡,对于SOHO中国和潘石屹而言,还将是一个考验。
相关阅读
- 2025-05-08破茧成蝶,未来已来 ——广汽丰田以社会责任驱动构建美好出行社会
- 2025-04-08欧姆龙健康医疗亮相2025CMEF,携手京东健康共建智能慢病管理生态
- 2025-03-26华远与北京建筑大学科技园签署战略协议 携手打造“AI+建筑”产业
- 2025-03-11华为擎云商用PC新品曝光 流畅体验助力媒体两会报道“快人一步”
- 2025-03-03春天花会开,认知启未来:爱采购助力中国企业开年破局
- 2025-01-26年货新选择:张小泉厨房用具,为您的年夜饭增添更多温馨与祝福
- 2024-11-26音王电声荣获2024(第十七届)中国管理模式创新奖,管理革新铸就
- 2024-09-09中国银联助力上海市家电家居消费补贴活动
- 2024-09-03如新是什么样的企业?如新引领大健康产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 2024-08-28延续百年法式基因,传递运动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