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乳品成2019年首家撤回IPO申请公司 毛利率波动引关注

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为2019年首家主动撤回IPO申请的公司,熊猫乳品(832559,OC)备受关注。春节前,熊猫乳品还收到证监会终止审查申请的文件。业内人士表示,这意味着如果熊猫乳品要继续递交申请,它将要重新走一遍审核流程。
在外界看来,熊猫乳品撤回IPO申请的一大背景是新股上市的从严审核趋势。事实上,在号称“史上最严发审委”审核期间,去年被否的IPO企业超过了50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发审委主要关注被否企业的财务、供应商和客户集中度、股权、毛利率、历史规范、持续盈利、内控等方面的问题。
从财务状况来看,熊猫乳品近年的毛利率波动明显。以熊猫乳品主营产品甜炼乳为例,2015~2017年及2018年上半年,该产品毛利率分别为54.39%、53.38%、43.51%和45.75%,其2017年毛利率较2016年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有投行人士表示,毛利率同比下降近10个百分点,算是降幅很大了。
今年首家主动撤回IPO申请公司
递交IPO申请不到两个月时间,熊猫乳品便撤回了首发上市的申请文件,由此成为2019年首家主动撤回IPO申请的公司。
1月8日,熊猫乳品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公司撤回材料的申请。而一周之前,熊猫乳品在1月2日才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项目审查一次反馈意见通知书》。1月底,熊猫乳品收到证监会下发的《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申请终止审查通知书》,证监会决定终止对公司行政许可申请的审查。
一位资深投行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终止审查就不在证监会的IPO审核序列了,以后企业若要重新IPO,则需要重走申报程序。换句话说,熊猫乳品此番的IPO之路已中道而止。
因为熊猫乳品已撤回IPO材料,外界不得而知证监会对其反馈意见通知书的具体内容,亦难知晓其主动撤回的深层次原因。然而因是今年首家撤回IPO申请的案例,市场人士对熊猫乳品也是格外关注。
熊猫乳品撤回IPO申请的一大背景是今年1月IPO过会率节节攀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发现,今年1月审核未通过的IPO仅有两家。1月1日~1月28日,除暂缓表决的江苏国茂减速机股份有限公司外,其余IPO上会企业均审核通过。而在去年1月,就有超过20家IPO上会企业被否。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审核IPO的第十七届发审委有“史上最严发审委”之称。
去年以来,IPO审核一直保持着从严趋势。上海新古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怀涛长期从事A股投行业务,他向记者表示,自2018年第四季度以来,有不少企业的IPO“终止审查”。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Choice查询发现,自去年10月开始,IPO终止审查的企业数量多达40家。王怀涛表示:“这体现了IPO从严审核的趋势。”
在一些投行人士看来,企业主动撤回IPO材料还是较为常见。“有些是因为企业的财务指标达不到要求,譬如业绩下滑、毛利率异常等,无法解释其合理性。”西部证券投资银行总部董事总经理王克宇表示。
毛利率波动引关注
IPO从严审核还体现在被否的企业数量上。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去年IPO被否的企业数量超过50家。从被否IPO企业的审查结果来看,发审委对被否企业的关注集中在财务、供应商和客户集中度、股权等方面。
多名业内人士指出,上述关注重点的具体表现形式包括:毛利率与同行的差异、毛利率的波动、原始财务报表和申报财务报表存在差异、股权转让历史沿革中的问题、收入确认问题、员工社保问题等。譬如苏州富士莱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发审委就提到其毛利率波动大且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北京朝歌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问及现有业务拓展是否影响持续盈利能力;东莞市凯金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问及向宁德时代销售金额占营业收入比例较高的问题。
那些欲从新三板转板A股的企业,去年有19家企业被否,其中有16家企业被发审委提及毛利率问题。其余被提及较多的问题还有企业规范运营、历史沿革等。王怀涛归纳了从新三板企业转板IPO被否的主要原因,包括规范运行、财务与会计的规范问题。
熊猫乳品同样是一家准备转板A股IPO的新三板公司。那么其历史沿革、毛利率、盈利能力如何?
事实上,熊猫乳品在招股说明书申报稿中也披露了历史沿革方面的一些瑕疵。譬如在熊猫有限(熊猫乳品前身)设立时,浙江粮油以商标独家使用权出资且未经评估的行为不符合当时适用的《公司法》相关规定,存在瑕疵。该瑕疵已经弥补,不构成熊猫乳品发行上市的实质性法律障碍。
从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来看,熊猫乳品报告期内业绩持续增长。但有业内人士也指出,熊猫乳品主营产品甜炼乳毛利率的波动值得关注。2015~2017年及2018年上半年,熊猫乳品甜炼乳的毛利率分别为54.39%、53.38%、43.51%和45.75%。其中2017年,熊猫乳品甜炼乳产品毛利率为43.51%,较2016年下降9.87个百分点。熊猫乳品表示,主要由于2016年下半年白砂糖和全脂奶粉的采购价格上升,使得公司2017年生产用全脂奶粉和白砂糖领用成本较高,而公司甜炼乳产品销售价格保持稳定,无法将原材料价格上升的影响完全传导至下游客户所致。
相关阅读
- 2025-05-08破茧成蝶,未来已来 ——广汽丰田以社会责任驱动构建美好出行社会
- 2025-04-08欧姆龙健康医疗亮相2025CMEF,携手京东健康共建智能慢病管理生态
- 2025-03-26华远与北京建筑大学科技园签署战略协议 携手打造“AI+建筑”产业
- 2025-03-11华为擎云商用PC新品曝光 流畅体验助力媒体两会报道“快人一步”
- 2025-03-03春天花会开,认知启未来:爱采购助力中国企业开年破局
- 2025-01-26年货新选择:张小泉厨房用具,为您的年夜饭增添更多温馨与祝福
- 2024-11-26音王电声荣获2024(第十七届)中国管理模式创新奖,管理革新铸就
- 2024-09-09中国银联助力上海市家电家居消费补贴活动
- 2024-09-03如新是什么样的企业?如新引领大健康产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 2024-08-28延续百年法式基因,传递运动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