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物

中国平安盛瑞生:中国企业将面临更多国际化挑战(附演讲实录)

2018-05-19 19:53:59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品牌建设的第二个叫服务驱动,战略制定得再好,要通过产品和服务,最终要落地到客户对品牌更加实实在在的心理感知上。从平安来讲,一方面是把传统金融最基本的服务做好。

  品牌未来的发展路径,这就是我刚才讲到的一个方向,解决客户使用金融品牌的低频问题,希望通过更加多的生活场景,客户出行的时候、社交的时候、娱乐的时候、理财的时候、就医的时候,怎么样跟企业品牌建立联系。

  未来平安这个品牌,30年走过来,我们自己觉得还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和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更加值得信赖的品牌,更加便捷专业的品牌,以及更科技更时尚的品牌。这是在新的时代下,我们所面临的挑战。

  创新引领是我们下一个重要方向。近几年,中国平安致力于科技创新,我们在区块链、大数据、云科技方面有着非常多的科技储备。这些技术最初其实从传统金融开始,而平安的科技模式是经过十几年深耕挖掘,我们累计投入的科技研发,差不多有几百亿元,这方面已经有非常多的成果出来。

  在生物识别方面,比如人脸识别在比赛中,我们名列全球第一。医疗技术方面,我们有多项技术获得第一。过去是靠人工来判断,但是在平安的人工智能专家的努力下,我们现在可以通过几秒钟的时间就可以读出来,速度和效率,以及判断的准确率,属于世界的领先地位。

  还有区块链技术,香港之前在做一个全球范围内的关于贸易供应链的技术招标的过程中,我们击败了一些国际著名的科技公司,夺得了这个技术的开发权,这项技术在国际上也是比较领先的。平安的科技更多是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方向。我们在智慧城市方面,围绕着智慧医保、智慧交通、智慧财政、智慧政务等方面也有非常多的技术。

  总之,过去30年是中国快速发展的30年,也是中国的品牌快速成长的30年。在新的起点上,中国企业有国际化的挑战,还有科技化的挑战。在这个方面,我们需要提前做一些布局。我们相信在这样的背景下,借助中国蓬勃发展的机会,借助中国科技创新的机会,也借助于平安自身积累的30年的一些基础,我相信这个品牌能够迎接好科技的挑战,迎接好国际化的挑战,走向世界,走向新的未来,谢谢。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意见反馈 合作伙伴

东方企业网所刊载内容仅供之知识传播,产权为香港东方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东方企业网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7060845号

Oriental Enterprise 东方企业网 Copyright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常年法律服务:北京市智舟律师事务所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至邮箱:dfqyw@dfqyw.com.cn